用户的期待值太高曾有很多用户在配助听器之前问:“戴了助听器之后,是不是就像正常人一样听得那么好了。”答案是现在没有办法做到的。助听器能够帮助听损人士听到声音,很大聆听效果,延缓听力衰退,但不能够使得用户恢复听力,它是一个助听的辅具。所以如果用户的期待值太高,反而会有心理落差,觉得听起来没有正常人耳的水平。此外,每个人在佩戴助听器之后,都会需要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
因此,以前碰到中频耳蜗死区的用户(比较常见于凹型或出现切记的听力图),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听力补偿效果也十分有限。案例中的这个女孩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两年的时间里试听了8个的20多款助听器清晰度还是没有显著提高。那中频耳蜗死区的患者该如何干预呢?这样的患者,要做到保证可听度和减小失真,就需要选配特殊移频处理方式的助听器—唯听的优逸系列和铂越系列助听器。该系列助听器的移频功能,除了将某一频段的声音线性移频外,还可以将移频点之后的声音原声放大。
使用未经验配过的助听器现在的助听器质量差距非常大,一些购物网站上明目张胆地出现了几十元价位的助听器,这些助听器无一例外是很落后的模拟机,只有简单的声音放大功能,没考虑过保护用户的听力,更没有经过专业的听力测试。戴这类助听器久了,用户要么因为太吵,听不清,戴着不舒服,就没有继续戴了。要么就是坚持戴着,然后听力反而越来越差。
用户的听损程度比较严重,我们知道,听损类型可以简单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以及混合性。传导性听力损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治愈,而且配戴助听器的效果也相对较好。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则有可能听不清楚,这是很难避免的,尤其是在有噪声的环境下。目前还没有听说哪台助听器能够让听损人士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像正常人一样完全听清。
至于更为严重的性听力损失,要听清就更加难了。很可能会出现听到了,却听不懂的情况。听力测试结果不正确还是要提一下那句老话(虽然几乎每次都有说到),“三分机器,七分验配”。如果助听器的质量合适,用户的听损又不是特别严重,助听器验配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就显得非常关键了。一个好的助听器验配师,不太可能将一台1000元的助听器配出10000元的效果;但是一个缺乏专业水准的助听器验配师,很可能将一台10000元的助听器“委屈”成1000元的效果。
从商业价值来说,它是具有超越时代价值的商品,作为人类历史上成功的人工器官,从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两个维度足以证明价格高是合理的。我们从人工耳蜗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三个方面来说明人工耳蜗的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拾音器感知环境声波,将声波变换为电信号传送到语言处理器。语言处理器对通过拾音器传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使耳蜗保留听神经,成为引起听觉的特殊电信号。传递接受刺激器将从语言处理器传送来的信号通过侧头部头皮传递到耳内电极。